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潘虔荣紫砂壶怎么鉴别

潘虔荣紫砂壶怎么鉴别

时间:2025-07-22 来源:紫砂之家

潘虔荣,字菊轩,制壶名手,顾景舟先生曾对此人进行考证,认为其传世莲子壶制壶年代在道光年间,可见虔荣历经乾、嘉、道三朝。又《邵氏宗谱》卷十六有高熙《茗壶说·赠邵大亨》一文,其中有句:“近得菊轩掇,并苍老可玩。”


一、核心鉴别要素

1. 泥料胎质(首要门槛)

真品特征

泥料为清中期宜兴黄龙山原矿,颗粒分布均匀如"梨皮"(显微凹凸感)。

烧成呈 枣红、朱红或深紫色,温润如玉(朱泥泛橘红,紫泥显枣皮纹)。

仿品破绽

现代泥料掺杂质(如氧化铁增红),色泽浮艳刺眼;

颗粒感缺失或过度均匀(机制泥)。

2. 工艺技法(全手工痕迹)

真品特征

全手工镶接:壶嘴、壶把与身筒衔接无痕,内壁可见"推墙刮底"放射状泥凳纹(竹刀刮痕)。

窑烧控制:胎体致密无裂痕,局部微有窑温变化形成的深浅过渡(非瑕疵)。

仿品破绽

模具注浆痕迹(内壁光滑无刮痕);

衔接处用脂泥填补,或流口、壶把模印死板。


3. 款识印章(核心证据)

真品特征

简体款:"虔荣"(楷书阴刻)

全名款:"虔荣制"(楷/篆书)

纪年款必带年龄(如"岁在辛卯虔荣制时年七十六并书")。

底款内容

刻工刀法:竹刀单刀直刻,刀痕深峻利落,楷书工整带金石味(无泥料溢出边缘)。

仿品破绽

纪年与年龄矛盾(如"辛卯年七十六岁"推算出生1756年,若落康熙/同治款必假);

现代激光刻款边缘圆钝,或阴刻款泥料外翻(清中期竹刀锐利无崩泥)。

二、高仿品专项鉴别

1. 清末民初仿品(重点警惕)

破绽

印章翻模复制,字体模糊边框变形(真品印拓清晰见[对比图]);

泥料掺民国粗砂,颗粒突兀不融胎体。

案例:盖内钤"万丰""鞠轩"的双章壶,真迹为定制文人款,仿品印章布局松散。


2. 现代仿品(低端泛滥)

破绽

化学染色泥料(紫外灯下荧光反应);

壶内壁有机制旋纹或石膏模线;

刻款为电钻雕琢,笔画抖动无力。

三、四步鉴别实操流程

观气韵

真品造型沉稳大气(莲子壶饱满如珠,宫灯壶扁而不塌),仿品比例失调。

摸胎骨

手心搓热捂壶,真品温润吸汗;仿品光滑或干涩。

验款识

用20倍放大镜看刻款:真品刀痕如书法笔意(起收笔锋利),仿品边缘毛糙。

查内壁

强光手电照壶内:真品有手工刮痕(推墙刮底),仿品平整或留模具线。

关键工具:放大镜(20倍)、365nm紫外灯(验化学泥)、强光手电筒。


 四、权威参考比对

馆藏标准器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76岁莲子壶"(底款高清印拓[见图]);

南京博物院藏 "直筒壶"(泥料胎骨标本)。

文献佐证

《宜兴紫砂珍赏》(顾景舟著)载潘虔荣壶泥料特征;

《阳羡砂壶图考》(李景康著)记录其款识演变。

收藏警示

流通市场真迹概率<5%,遇低价"捡漏"(如10万以下莲子壶)必假。

必备双证

X射线荧光分析(验证泥料元素与清中期匹配);

权威机构鉴定(如西泠印社紫砂研究中心)。


总结潘壶鉴别是"泥、工、款、气"的系统工程,藏家务必以馆藏真迹为基准,结合科技检测,切忌轻信故事性传承(如"海外回流"无出处者仿品率达99%)。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