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 来源:紫砂之家
陈子畦,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高手,生卒年不详。传为陈鸣父,待考。善制茗壶,亦工文房雅玩,制壶仿徐友泉神似,为世所重。作品多紫泥,胎薄而工,颇为精致。《阳羡名陶录 家溯》记载“陈子畦,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传世作品很少,此壶弥为珍贵。
1. 艺术与历史价值
承前启后地位:陈子畦是徐友泉与陈鸣远之间的关键过渡人物,其作品以仿徐友泉壶式著称,胎薄工精,兼具文人雅趣与自然主义风格(如南瓜壶、僧帽壶) 。
稀缺性:存世作品稀少,传世品多被博物馆珍藏(如香港中文大学藏《南瓜壶》),私人收藏市场真品罕见 。
2. 市场表现与拍卖纪录
高价成交案例:
僧帽壶:1999年以38.5万元成交,创当时大陆紫砂拍卖纪录 。
盘螭龙水呈:清早期作品,北京保利拍出230万元,远超估价(160-260万元) 。
朱泥梨皮半月壶:荣宝斋(深圳)拍出113万元,体现朱泥调砂工艺的溢价 。
近年趋势:2020年帝图拍卖中,陈子畦款壶预估价达35-5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11万元),显示中高端市场的稳定需求。
3. 鉴定与收藏要点
款识特征:真品多刻“陈子畦”楷书款,书法具晋唐风骨,部分钤篆书方印 。
仿品风险:因历史地位高,仿制现象普遍,需结合胎泥(紫泥含粗砂)、工艺(薄胎精工)及递藏脉络综合判断 。
4. 未来潜力
文化赋能:紫砂壶作为非遗载体,近年“国潮”复兴推动名家作品热度,陈子畦等早期大师作品更受资深藏家青睐 。
投资建议:优先关注流传有序的馆藏级作品,或经权威机构认证的拍卖标的(如北京保利、江苏观宇等) 。
注:市场数据需结合最新拍卖动态(如2025年沈阳司法拍卖的疑似清代紫砂壶起拍价仅760元,但未经验证),建议通过专业平台获取实时信息。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