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9 来源:紫砂之家
吴云根(1892-1969)近代宜兴紫砂名师,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原名吴芝 莱,宜兴蜀山人,其作品以技艺精湛、风格古朴、人文气息浓厚著称,尤其擅长竹题材和传统光器,代表作涵盖花货、筋囊器等多种类型。
14岁从紫砂制壶名工汪春荣学艺,民国四年(1915年)由鼎 蜀镇利永陶器公司推荐,至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返宜兴后在铁画 轩工作。民国十八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任技术员;民国二十一年受 聘于江苏省公立宜兴中学窑业科任技师,是年吴氏所制砂壶在美国芝加哥举行 的国际赛会展出,获优秀奖。1954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提 升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吴氏刻苦勤奋,好学肯钻,技艺纯熟,擅制茗壶, 以花货著称。作品造型端庄、朴实稳重,做工精美,吴氏谙熟成型工艺,并精 用红炉烧制加彩陶器。
1. 《传炉壶》
特点:
仿青铜器造型,壶身方正稳重,四足鼎立,线条刚劲有力。
壶嘴、壶把比例协调,整体庄重大气,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历史地位:
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是民国时期紫砂国际影响力的代表。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被誉为吴云根光素器的巅峰之作。
2. 《双色竹段壶》
特点:
以竹为题材,采用双色泥料(段泥+紫泥),壶身仿竹节,竹叶贴塑自然生动。
壶嘴、壶把均以竹枝造型,整体挺拔清雅,展现“竹韵清风”的意境。
代表意义:
吴云根竹题材壶的经典,影响后世如顾绍培等竹器名家。
现藏于中国紫砂博物馆。
3. 《线圆壶》
特点:
壶身圆润饱满,以一根如意线贯穿壶体,形成独特的韵律感。
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线条流畅,体现“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收藏情况:
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吴云根光器代表作之一。
4. 《木瓜壶》
特点:
以《诗经》“投我以木瓜”为灵感,壶身仿瓜果形态,瓜蒂为钮,枝叶为流、把。
泥料温润,造型古朴,兼具文人雅趣与自然生机。
文化内涵:
象征“永结同好”,是紫砂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
5. 《大型竹节咖啡具》
特点:
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特制,包含壶、杯、碟等一套。
以竹节为设计元素,造型简洁现代,体现新中国紫砂的创新。
历史意义:
代表建国初期紫砂工艺的最高水平,兼具实用与外交礼品功能。
6. 《提梁弧菱壶》
特点:
融合筋囊器与花货技艺,工艺复杂。
市场表现:
近年拍卖市场热门,同类作品曾以数百万元成交。
7. 《合菱壶》
特点:
泥色纯正,造型端庄,展现高超的筋囊器制作功力。
8. 《绞竹提梁壶》
特点:
以绞泥工艺表现竹节纹理,提梁如弯曲竹枝,自然灵动。
双色泥料对比鲜明,工艺难度极高。
拍卖记录:
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以402.5万元成交,创吴云根作品拍卖纪录。
总结:吴云根作品的艺术价值
题材丰富:竹器、光器、筋囊器均有经典,尤以竹题材最具辨识度。
工艺精湛:双色泥、绞泥、贴塑等技法纯熟,作品结构严谨。
文化内涵:融合诗书雅韵与自然意象,体现文人紫砂的审美高度。
收藏稀缺:存世真品较少,多藏于南京博物院、宜兴陶瓷博物馆等机构,市场流通作品价格高昂。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