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这些紫砂顶级藏家,你认识几个

这些紫砂顶级藏家,你认识几个

时间:2025-04-30 来源:紫砂之家

有人寄情山水,有人痴迷吟诗作对,有人沉醉于各类艺术。还有一种人,却为紫砂壶如痴如醉。紫砂数百年流传发展至今,有不少顶级玩家,我们来看看都些有谁?


康雍乾三帝

自古有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们在位期间,手下的能工巧匠们设计了数量众多的紫砂茶具,进献御前。 康熙帝,喜欢大气、宏伟;乾隆帝,喜欢繁复、缛丽;夹在当中的雍正帝,却格外中意恬淡文雅的小清新。 

图片

清乾隆·龚心钊旧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题“御制”二字描金描银紫泥虚扁

图片

清乾隆 宜兴窑御制紫砂描金山水诗文圆壶

康熙年间,西方的传教士将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引入宫廷,迅速博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康熙命造办处,在金、银、玻璃、瓷胎与紫砂胎上画珐琅,创制了「珐琅彩紫砂」,使精品紫砂较明代有了质的飞跃,珐琅彩紫砂代表了康熙紫砂制作的最高水平

图片

清 笨严款御制虚扁


陈曼生、梅调鼎

千年紫砂,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

梅调鼎是著名书法家,日本书坛对其颇为推崇,誉为「清代王羲之」。梅调鼎在宁波创立了「玉成窑」,聘请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制壶,与一众文人儒诗题铭书刻其上,追曼生遗韵,传文人风雅。玉成窑传器也被认为是文人壶的又一巅峰,这两位紫砂壶玩家一开紫砂新风,赋予了其更为深沉的文化气息。

图片

清中期 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图片

清嘉庆 杨彭年制、陈曼生及杨彭年刻紫泥觚棱

不同于华美的宫廷紫砂器,在民间由于传统文人对紫砂内在气质的喜爱,「文人壶」大行其道,而其中尤以陈曼生、梅调鼎最为著名。陈曼生对于紫砂和金石印学都十分喜爱,其便与制壶好手杨彭年合作,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紫砂壶,并且陈曼生在壶身题刻壶铭。这批紫砂壶古拙文雅、沉稳内敛,带有典型的文人气质,后世称之为「曼生十八式」。

图片

清光绪 何心舟制、梅调鼎及徐三庚刻玉成窑三叉提梁壶


罗桂祥

在近代最为著名的紫砂壶玩家,非罗桂祥先生莫属。罗桂祥先生不仅痴迷紫砂壶,在对紫砂文化的推广和发展上,更是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图片

罗桂祥手持南瓜

罗桂祥先生收藏了许多紫砂茗壶重器,如著名的和正瓜壶等,他推崇对前人艺术创造成果的继承和发扬,推动了当代紫砂的快速发展。

他在香港多次举办紫砂展览,并邀请顾景舟先生等人多次前往讲学,更是成立了「香港茶具文物馆」,捐赠所藏珍品。罗桂祥先生不遗余力推崇紫砂,对提高紫砂文化的档次,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着开拓性的意义。

图片

当代 罗桂祥定制汪寅仙制段泥牛盖莲子


马云、杨子

在当代喜爱紫砂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其中最为有名的两位玩家,应是杨子和马云先生。热衷娱乐圈的杨子在收藏界也是元老级人物,对中国传统紫砂壶更是视若珍宝。

1746003440016.png

2015年11月19日,杨子以9200万元拍得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

同年的12月,在北京远方2015秋拍紫砂专场上,杨子又以1.9亿元打包顾景舟的38把紫砂茶具,创下了新纪录。

图片

马云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众所周知,他喜唱京剧、练太极,而在饮茶一途上,自然少不了紫砂壶。在曾经的一段视频中,马云先生的茶桌上正放着一把「井栏」,可见其自用泡茶,便是此壶,低调不张扬。

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紫砂壶的代言人,他们或为帝王贵胄、或为文人士子,或为商界大鳄,是他们,见证、参与和推动紫砂文化的发展。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