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30 来源:紫砂之家
邵大亨,清嘉庆道光年间人,少年时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作品“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
邵大亨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现有《鱼化龙壶》《龙头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馆。
大亨掇球是由莲子大壶转变成其球壶型,而掇,也是有坠落之意,意寓为落起来的球。壶身满圆浑厚,壶嘴短浑前发,壶把飘逸周正,壶口面由浑身至满肩收势,配以小拱形球面以做壶盖,口面盖沿以子母线贯连壶体,意寓天地之大道,壶钮以壶身圆球之状作点睛之笔,卓显掇球壶之本意述达,肩项及腹,骨肉均匀,气韵精奇,非言语可以之形容矣。
此壶口盖直且紧,无落帽之忧。壶嘴壶把舒曲自然,宛若从壶体中天然生出一般。壶身直且不瘪不鼓,恰如其分,紫砂工艺中直壶身之形,难就难在直中微鼓,以达到视觉上最佳的效果。翻开壶底,如玉碧天成,形之准,令在其上无法作加减。
邵大亨 德钟壶 高10厘米 口径9.6厘米 壶盖内有『大亨』楷书瓜子形印
再看细部之壶嘴如一节玉笋,挺而润,壶嘴内堂如枪膛一般干净利落,其实用性可以想见。壶口之上下圆线,像双唇轻抿,平和端庄、神 态自若,而盖上的一条细线作为装饰,真正神来之笔,其厚薄、宽窄、位置已经达到不可做任何改动的程度。对于整个壶来说如描眉一样,功能不大,之于美观则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好就会毁坏全局,前功尽弃。
大亨高德钟壶 顾景舟配盖
此壶俗称“八卦一捆竹”。胎泥材质细腻,呈紫褐色,紫润可爱。此壶设计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味。
器身造型以六十四根细竹围成,工整而光洁,意境自然,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壶底四周有四个腹部伸出的八根竹子做足,上下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壶盖微凸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钮为太极图式。
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别有生趣,将易学哲理巧妙地构思于紫砂壶上。制技精美,含义深邃,堪称紫砂艺术极品。
壶盖内钤“大亨”阳文楷书瓜子形印。1994年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四枚,其中一枚便是此类八卦捆竹壶。
邵大亨 龙头八卦一捆竹 高:85毫米,口径:96毫米 南京博物院藏
这件八卦束竹壶,不仅立意好,造型美,而且工艺也极为精细。壶身虽系“打身筒”成型法,但对六十四根竹一一雕成圆柱,根根相邻,可又根根相间,丝毫看不出修正的痕迹。
在技法上,看似繁琐,实则简洁,从中也体现了紫砂原料优越的可塑性,显示了壶艺家的精湛技艺。
仿古壶是现代流行的壶型之一,壶体仿照鼓的型状来创作。此壶以上等紫泥制成,包浆厚重,鼓形身筒,拱状圆盖,上配圆扁壶钮,与壶身相呼应;短流向上微微胥出,与壶身连为一体。其盖内开喇叭状孔,气眼外小内锥,钤瓜子形印款。此器整体显浑厚、大气之感,可谓雅俗共赏之精品。
邵大亨 仿鼓
此壶泥质细密,紫气莹润可爱。造型简练、大方,球腹,矮颈,短流,把如肥耳,流把匀称自然,口盖直而紧缝,盖上设小球钮。壶形突出掇,素心素面,朴拙浑厚,造工精细,美妙绝伦。
邵大亨 掇只 四海壶具博物馆藏
盖内有“大亨”楷书瓜子印。这是一件几何形圆器中的杰作,深受古今鉴赏家好评。清代高熙《茗壶说·赠邵大亨君》称:“其掇壶,颈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晌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
嘴注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出。气眼外小而内鉅,如喇叭形,均无窒塞不通之弊。且贮佳茗,经年嗅味不变。此皆前人所未逮者。”其制品在当时即十分贵重。
此壶紫泥为胎,泥色坚致,包浆明润,造型敦厚美观。壶身圆浑丰满,线条柔和,长颈饰云肩线,挺而精细,口盖母子线吻合,稳如天压地。
邵大亨 蛋包壶
罐钵之盖式,中有一小气孔,侧钤“大亨”小印;三弯流伸展自如,圆腴光润,品茗端拿摩挲,手感触觉舒适;钮为半圆形,丰腴流畅,中置双孔,铜把作软提梁,便于提携。矮蛋包壶为打身筒手工成型,口部用刹凹法,内部光润无泥迹,技艺难度较高。
鱼化龙壶也叫“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是一款经典而传统的造型。壶把满饰鱼鳞纹,壶身为圆形,由几块规则的波浪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
邵大亨 鱼化龙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
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作为壶钮。
龙头可伸缩,倾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伸出一根细的舌头。
倾茶毕,壶持平,龙头缩回,舌头也隐入龙头不见。
该壶设计巧思,造型华美大方,刻画精细而不繁琐,块面清晰简洁,线条流畅明快,沉静中透出活泼,令人叹为观止。
邵大亨壮年早殇。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壶确实不多。300年后,他的上袁村的一位小老乡、被人们称为20世纪紫砂一代宗师的顾景舟,在70岁后,重读大亨作品,忽有新的感悟。他觉得,书画配壶,要境界相当,否则,壶上书画,便是累赘。
《宜兴紫砂珍赏》
他这样写道:“从格调上来品评,大亨传器一改盛清阶段宫廷化的繁缛靡弱之态,重新强化了砂艺质朴典雅的大度气质,既讲究形式上的完整,功能上的适用,又表现出技巧的深到。成为陈鸣远之后的一代宗匠。”
顾景舟还可惜地说,存世的大亨壶,远非大亨的代表作品;那些大亨用生命铸造的辉煌砂壶,早已随着大亨远遁了。遗憾,也是一种大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