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53年生,1972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工艺制作,先后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高级工艺师李碧芳学习紫砂制作技艺。
- 1982年被厂选入紫砂工艺厂研究所,跟随中国陶艺大师周桂珍进一步深造紫砂造型创作艺术,紫砂创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两次参加了中央美院举办的陶瓷制作培训班学习。在研究所工作期间有幸得到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的亲手指点。
- 在四十多年的紫砂制作生涯中曾先后有几十个产品问世,所制作品受海内外紫砂爱好者的喜爱和收藏。
- 然而制壶既是一门技术,需要钻研、琢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它又是一门艺术,涉及多个门类知识的融合,更包括个人气质、修养与文化底蕴,一把壶,它是作品,但不一定是艺术品,若能被人称为艺术品,则是工艺师术不懈追求的境界,鲍正兰就是这样一位一直在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的紫砂艺人。
- 其创作的《灵康壶》系列,寓意颇深,可谓近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 鲍正兰老师在创作中是这样自述的:《灵康壶》,顾名思义,取“灵韵康泰”的意思,立意旨在图吉祥如意之境。壶身和掇只的形状相近,钮形过桥偏似个如意的轮廓,也是讨巧吉祥如意的说法。
- 此系列壶,通身圆润,端庄大气,尽显高贵。其通体造型周正儒雅,简约至极。
- 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入室弟子。就职于宜兴市首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师鲍志强先生,是其恩师16位入室弟子中最小的一位。
- 一九七九年生于鲁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大师最小的入室弟子。作品重意境,高古冷逸。陶刻技艺全面,以线为主的技法并极具个性化。诸多作品曾被国内十几家艺术媒体收录或连载,国家大型月刊《收藏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杂志,曾对其人其艺做过多次专门报道。
-

- 【 灵康—厉上清刻绘 】
-
- 作者:鲍正兰
- 编号:22777
- 泥料:原矿底槽清
- 容量:480cc
- 正面刻绘“清我心神”。一幅求愿悠然自得,独善其身的向往。背面刻绘一只喜鸟栖息枝头。以宁静祥和的画面。烘托自然之景融入自然,刻绘生活,逸趣横生。

-

- 【 灵康 】
-
- 作者:鲍正兰
- 编号:25683
- 泥料:原矿紫泥
- 容量:470cc
- 正面刻绘“乳花烹出建溪春”仿似茶末纷飞,化入尘埃,茶汁迸发出乳花。壶身反面刻绘翠竹一枝,青翠欲滴,苍劲清雅,一片生机盎然。似乎使人感受安溪山春天绝美之景色与湿润的清新空气。

-

- 【 灵康(荷) 】
-
- 作者:鲍正兰
- 编号:25684
- 泥料:原矿紫泥
- 容量:470cc
- 壶身正面刻绘的是“看取莲心静,禅意出水时”,品茶赏景静心全以文字释之。壶身反面刻绘荷花一朵,清雅脱俗,常连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自清白,独乐逍遥。

-

- 【 灵康—厉上清刻绘 】
-
- 作者:鲍正兰
- 编号:15593
- 泥料:原矿清水泥
- 容量:470cc
- 壶身正面篆刻的是“一声玉笛千秋月”,明月伴诗情,品茶如有音。壶身反面篆刻的又是一幅“喜上眉梢图”,一只喜鹊立于梅梢之上,生动惬意,情趣似逗。

-

- 【 灵康(玉壶妙香) 】
-
- 作者:鲍正兰
- 编号:18773
- 泥料:原矿底槽清
- 容量:450cc
- 壶身正面篆刻的是“玉壶妙香”四字,字体古拙苍瘦,韵味十足。壶身反面篆刻的是含香图,一束寒梅疏瘦苍古,暗香浮动,清香幽幽。

-

- 【 灵康 】
-
- 作者:鲍正兰
- 编号:21980
- 泥料:原矿底槽清
- 容量:480cc
- 壶的正面用刻绘的装饰工艺,展现四个字“沁我诗脾”。笔触古朴苍劲中带有飘逸感,文化气息浓厚。壶的反面刻绘的双鱼畅游,两条鱼各具形状,活灵活现,自然逼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