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回答时间:2012-11-22 16:45:37
被浏览:1400
您好,应该说您的理解还是正确的。本山绿泥和墨绿泥不是同一种泥料,墨绿泥已经差不多绝迹了,本山绿泥还是有的,但是,本山绿泥的成型工艺很复杂,从古至今,用本山绿泥制成的壶存留于世的也不多见。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1-23 20:27:52
被浏览:967
您好,如果用来收藏升值可以考虑中青年工艺师的紫砂壶,他们的作品升值空间大,现在购买也挺实惠的,当然高工的壶也值得一看,毕竟他们的工艺已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的作品是被称之为艺术品的,升值潜力也不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1-25 18:44:03
被浏览:1340
您好,在紫砂泥料当中没有蓝泥之说,不知您是不是说的墨绿泥,墨绿泥也是原矿的,存在于紫泥的夹层中,但很少单独使用,因为可朔性差,烧制过程中容易开裂;还有用后容易出现龟裂现象。到现在墨绿泥基本上已绝迹,我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1-29 15:23:30
被浏览:981
您好,作为收藏的壶首选它的升值潜力要大,现在除了一些名家紫砂壶收藏潜力大外,一些中青年紫砂壶同样备受关注,而且其晋升空间更宽阔。我们网站上像高俊、王涛、吴永宽等这些老师的壶其实都是很有潜力的,不防了解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1-30 19:06:12
被浏览:1037
您好,是有听说过大彬紫之说,但现在这种泥料几乎是不存在的,这种泥料呈咖啡色,底、中层致密分布紫红、黄色砂粒,色泽古雅,但实际未见过这种泥料,所以您要见到这种泥料一定得慎重!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04 15:44:04
被浏览:1165
壶友您好,制陶状元是今年已升研究员级高工的大师葛岳纯,如果您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老师的作品。http://www.zisha123.com/shop/authorpshow/545.shtml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08 23:14:15
被浏览:1616
壶友您好,本山绿泥是可以用铁观音养的,紫砂壶可以用任何一种茶叶泡养,只是前人通过自己的实践会总结出哪种泥料与哪种茶叶泡养最佳!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13 17:07:10
被浏览:1166
你好,给您介绍一种最为实用传统的开壶方法:http://www.zisha123.com/knowledge/catalog/3824.shtml,希望对您有帮助!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17 09:24:34
被浏览:1118
您好,手制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全手工只是手制当中的一部分,像半手工、手拉坯等都可称之为手制,所以两者不能完全等于,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20 13:36:57
被浏览:1285
您好,手拉坯是一个机械操作过程,下面一个马达,上面一个圆盘。把泥料放在圆盘上,开关一开,马达旋转,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拉出一个壶型来。拉出来后切下,放置晾干,再配壶嘴、壶把(都是灌浆制作),装成一把茶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25 17:33:17
被浏览:1801
您好,质感跟泥料的陈腐时间有关,而颜色与窑温有关,两者一旦有所差异其成品便会有很大的差别!
-
最新回答时间:2012-12-30 20:19:07
被浏览:1065
您好,紫砂只要不是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使用是不会开裂的,如果出现了或许是紫砂壶本身存在一些“暗伤”,如壶身中有些细小的裂痕但不明显,又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些磕碰,但因为壶身颜色的问题一时没看出来等等这些
-
最新回答时间:2013-01-09 11:40:18
被浏览:879
您好,以现在的工艺来看全手工与半手工之间除了有用模具与否之外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不是特别有经验的人是很难分辨全手工与半手工的,当然您可以参考一下:http://www.zisha123.com/kno
-
最新回答时间:2013-01-09 19:33:45
被浏览:880
您好,其实透气的说法不是很确切,它的学名叫气孔率,是由于紫砂内涵物质在烧制过程中的变化所形成,这是在温度作用下的一种化学结构变化,这与烧结温度和结晶形态有关。本身透气是看不出来的,看出来了的都会漏,只
-
最新回答时间:2013-01-11 13:13:42
被浏览:1057
您好,虽然两者同属一个泥料类系,但两者是不一样的。两者的色泽、质感不一样:红泥:呈光洁明亮红中略带一点橙色,而纯朱泥: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很好;两者的成型工艺不一样:红泥:成型工艺较易,大小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