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16 23:03:40
被浏览:1239
您好,评价一把紫砂壶可以从泥、形、功、款等几个方面着手,一把优秀的紫砂作品要神、形俱备,达到有骨有肉的境界,当然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评价的方向也不同。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19 12:49:22
被浏览:2395
您好,特拼紫泥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改时紫砂一厂所研究出来,是应外商要求研制出来的极品紫砂泥料,但随着后面紫砂一厂的破厂特级紫砂作品都销往了国外,在现代极少见到,特拼紫泥也是收藏界的热点。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19 19:24:28
被浏览:1455
您好,对王占军老师未曾有了解!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0 13:54:37
被浏览:1113
四方方器作品形体优美,工艺严谨,气韵生动,造型古朴,技法独特。整体壶行透露出豪爽、刚劲、正直的阳刚之气;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艺水平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0 13:55:13
被浏览:2729
紫玉金砂泥料16目,精选原矿紫砂颗粒,在窑里面烧800度左右(去杂质),和原矿泥重新炼制,泥料较粗,制作难度较大,粗的砂颗粒需要一颗一颗修整平整,开口盖的时候,由于泥料较粗的缘故,口边缘会成锯齿状高低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0 13:55:45
被浏览:1318
吴菊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二十多年来悉心研习制壶工艺,在师父的严格指导下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在选材讲究、造型独特的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气息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1 13:53:13
被浏览:2766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1 14:00:20
被浏览:1263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1 14:00:37
被浏览:1718
您好,以普洱养泡来讲,口大为好,比如仿古和德中都是不错的壶型选择。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2 09:53:07
被浏览:2093
您好,无求原名叫周洪云,是主要专注于刻绘紫砂花盆的刻绘艺人。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2 16:05:24
被浏览:16018
原矿鱼籽朱泥,又叫“鱼籽砂”,是朱泥的一种,泥里面的颗粒很象鱼耔,故此得名;外观质感:在纯粉料的朱泥胚重,均匀的含有颗粒比较细的颜色淡黄的砂,此砂是均匀含在矿里的,泡养后质感强烈,非常古朴动人。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2 16:06:03
被浏览:2752
紫砂壶方器也是传统的造型工艺。对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要求甚高。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方型茶壶,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艺水平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因其难度较高,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2 16:06:33
被浏览:1283
您好,孔小明老师今年十月刚刚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3 14:25:02
被浏览:2370
甲泥是一种富硅高铁的沉积矿床,且顶底板为细砂岩或粉砂岩,而称夹泥。因其泥块坚似铁甲,故俗名『甲泥』。甲泥与紫泥是同一层位,同一地质环境,同一条件下生成「氧化或强氧化」。它们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
-
最新回答时间:2014-10-23 15:53:17
被浏览:1057
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潘壶一般为闽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据当地乡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为荣,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