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30 17:57:28
被浏览:930
戴志华,工艺美术师,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受祖辈传统紫砂工艺的熏陶,耳濡目染。于1997年正式迈入紫砂领域!从艺20年来,凭借刻苦、严谨的施艺风格,通过独立构思,精心制作,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得到了师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30 17:51:01
被浏览:989
施昌,国家工艺美术师,紫砂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天资聪颖。1992年4月生,中国地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16岁便师从著名泥绘陶艺家张志清先生学习紫砂泥绘技艺,得其真传,在师承师父风格的同时,又有自己的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30 17:48:54
被浏览:1142
陈正初,高级工艺美术师,号称“石瓢先生”,石瓢壶艺得自祖母传授。在传统石瓢上进行创新,变为“开片石瓢”,尤有特色。部分作品采用上佳紫砂泥(称为“纯紫老泥”),吸水性佳,透气性惊人。壶内冲入热水后,与壶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8 17:07:54
被浏览:8059
何道洪大师近年来作品拍卖行情成交记录2013——北京瀚海——歪嘴梅桩套壶——1265万;2018——江苏和信——松竹梅提梁——1035万;2012——北京瀚海——集思壶——920万;2012——北京保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8 17:03:14
被浏览:1190
01.从泥料方面来讲首先,现在很多所谓的宜兴“紫砂壶”其实徒有其表,而不是用真正的紫砂泥制作的。一些掺假的“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几十块钱或者一两百块钱,价格真的不高,而用着也真的是不好。宜兴原矿紫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5 17:21:16
被浏览:2022
许智萍,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72年出生于蜀山脚下与“南街”(众多紫砂大师居住处)相距不远的木石村。198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师从王小龙、高丽君夫妇,后入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5 17:15:31
被浏览:1581
杨小泉,高级工艺美术师,外形粗豪,为人谦和,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国良。自幼对紫砂艺术有浓厚的兴趣,练就了过硬的设计及全手工制壶本领,能于平稳中求动感,流畅中求曲变,传统中求新意。作品先后发表于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5 17:13:18
被浏览:2228
石瓢,成于曼生;绝于子冶;兴于景舟。石瓢壶,由紫砂界的不朽传奇陈曼生始创。子冶石瓢,将书法绘画与紫砂壶结合起来,称“书绝、画绝、壶绝”三绝。景舟石瓢,“壶艺泰斗”顾景舟所创石瓢风靡紫砂界,长盛不衰。曼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4 17:53:49
被浏览:1870
1、最根本的区别是矿源和泥性。朱泥主要产于嫩泥矿中,红泥产于黄石夹层中。朱泥泥性较高,砂性较弱,红泥则相反,砂性比较重,泥性比较弱。 2、两者的收缩比不同。普通红泥13%左右,而朱泥普遍高于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4 17:50:20
被浏览:1466
朱泥的致密度比其他泥料要高,气孔透气性低,在温差发生急变收缩时没有气孔余地来缓冲瞬间的变化,所以会发生惊裂的现象。建议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是先用温水淋壶身表面,然后壶内,也就是所谓的温壶,让壶身先预热,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4 17:48:24
被浏览:1160
朱泥和其他紫砂泥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泥性重砂性弱,干燥和烧成的收缩率都较大,整体收缩比可达25%左右,烧成收缩比例大极易变形。所以朱泥从古至今都是以小品居多。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4 17:46:46
被浏览:1196
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 由于朱泥收缩率大,旧时柴窑温度不均匀,朱泥壶烧成后表面容易产生皱褶,所以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只要看一些历史作品,就不难发现。关键还是选矿和炼制的方法,矿选好,炼制方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4 17:44:36
被浏览:1120
朱泥属于紫砂红泥中的一种,含铁量极高,是红泥中之精品。朱泥矿藏稀少,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很多说朱泥绝迹有些言过其实。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3 18:03:32
被浏览:2465
首先,一把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满足以下几点:◆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艺术观赏性◆易保存性除了这些,一把紫砂壶有没有收藏价值,还跟其材质、造型、工艺、气韵和烧制等有关,即泥、型、工、款
-
最新回答时间:2021-06-22 17:52:27
被浏览:1368
1.实用器 对于很多喜爱喝茶的朋友而言,紫砂壶只是简简单单的茶具,这也是紫砂壶的实用性功能。它们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大多为没有职称或默默无名的陶手所作,也能较好的表现出紫砂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