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2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文化部网站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宜兴紫砂工艺厂名列其中,这是我市唯一入选该批名单的单位,其国家级非遗项目名称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项目类别为“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宜兴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宜兴紫砂历史悠久,美名远扬,传承和保护具有广泛的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宜兴紫砂是“活”的,是一个目前有数万人从事制作的传统技艺,也是一个正在蒸蒸日上的大产业。宜兴紫砂在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宜兴将以此为契机,加大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力度,加大发展紫砂产业、造福人民的力度,建设在全国具有引领意义的示范基地。
展开剩余全文
人民网·天津视窗10月3日讯:宜兴紫砂艺术特展作为本届民博会核心内容之一,受到广泛注目。出席本届民博会的联合国教科文国际艺术组织负责人表示,宜兴紫砂是中国传统工艺奇葩。在众多民间艺术样式中,紫砂陶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文化特征,在世界民间艺术舞台占有一席。据悉,由宜兴市独立申报的紫砂陶制作技艺申遗项目目前已经入围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榜。此次宜兴紫砂艺术特展共展出2000多件作品。其中,鲍曙岩、杨逸雯、何震、宗紫仙、赵曦鹏、范建荣、胡朝军、沈岩峰、刘剑飞等“宜兴紫砂十二精英”的作品此次集中展示,成为新生代宜兴紫砂艺人的模范群体。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陶艺名家聚集一堂,举行了张正中、王辉紫砂艺术研讨会,天津书画家和紫砂收藏家则与宜兴紫砂工艺师们进行了联谊。宜兴紫砂陶艺最初是从普通制陶工艺中分离演变出来的,进而发展成熟,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陶器制品,在制作技术和造型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度,风格特点更加突出,是其他陶器所无法比拟的,其技艺之精良,也是东西方陶器界中绝无仅有的。(
.jpg "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