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这些紫砂壶冷知识,你知道几条?

这些紫砂壶冷知识,你知道几条?

时间:2025-09-23 来源:紫砂之家

经常会有细心的壶友在文末留言:


“顾景洲?名字写错了吧?小编该扣鸡腿了!”


其实,某种角度来讲,这并不算错误!因为顾景舟原名确实为“顾景洲”。

关于“景舟”名字的来源,还有一段故事。

图片
点图查看▶ 高锡兰 虚扁

顾景舟的父亲顾柄荣生有三子,分别取名景洲、陆洲、锡洲。

1948年,画家江寒汀托铁画轩的戴相民,将任书博刻的“顾景舟”三字方石章、王仁辅刻的“景舟”二字长方石章,转赠给顾景舟。

“景舟”二字是江寒汀按画意所起。这年夏秋,顾景洲精心制作的5把石瓢壶便开始启用此章。

那么,除了顾景舟大师名字的来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它关于紫砂和茶的冷知识吧!

图片

点图查看▶ 耿浩 寓方壶



关于紫砂的冷知识


01
配套紫砂茶具的“头”指什么?

三件头——1壶2杯;
五件头——1壶2杯2碟;
六件头——1壶4杯1盘;
九件头——1壶4杯4碟;
十三件头——1壶6杯6碟。

配套的紫砂茶具,一般是:茶杯数量少,茶壶的容积就小;茶杯的数量多,茶壶的容积就大。但茶壶的容量必须超过配套茶杯的总容量,如“六件头”壶的容积,必须有6杯左右的容积。配套碟子的口径,一般应是配套单杯的口径和高度之和。配套盘,多为10寸大小。

图片
▲1959年作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02
紫砂上袁村出现过哪些制壶名家?


先后有陈用卿、惠孟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邵友泉、邵友廷、黄玉麟、程寿珍、王寅春等大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

少年时代的顾景舟,也生活在上袁村这个紫砂壶发祥地。

03
壶型是什么时候开始由大变小的?


壶型由大变小,决定于士大夫饮茶趣味和习惯的改变。

明代的紫砂壶,不但式样变化多端,壶形大小也大不相同。总体上说,明万历之前,崇尚大壶;万历之后,壶型日渐缩小。时大彬自和诸多文人结交之后,才改作小壶。以后徐友良诸家,更向这一方面推进,从“盈尺兮丰隆”转向“径寸而平柢”。明末清初更有陈子畦、惠孟臣都是“小壶精妙”、“各擅胜场”的名手。

图片

点图查看▶ 陈宏林 如意香菱壶


04
存世的大彬壶为何不多?


时大彬长寿,享年七十有余,在古代名家中,他一生创作的紫砂壶数量应该是较多的,但为什么存世的大彬壶却非常少?

除了紫砂器本身不易保存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大彬壶都被时大彬自己给砸碎了。

史书中这样记载:“每有新作,如不惬意,即行毁弃,虽碎弃十有八九,亦在所不惜。”成名壶手的壶是黄金白银,时大彬的“在所不惜”,存续的是“千载一时”的美誉。

图片

▲时大彬作品


05
名家制壶会留下“暗记”吗?


暗号、暗记,名人常用。《扬州画舫录》就记载时大彬曾用大拇指在壶把下端按上自己的指纹做记号。顾景舟曾在上海制壶也是悄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在仿制时大彬壶时,顾景舟在成品壶内刻了一个小小的“景”字,粘上一点脂泥盖住。几十年后,他被请到香港中文大学讲课,在陈列室看到了那把被称作“时大彬传世器”的壶,他伸手摸到了当年自己留下的暗记,众人请牙科医生将曲镜伸进去验证为实,引起一片惊叹。

图片



关于茶的冷知识


01
大红袍是红茶吗?


大红袍不是红茶,而是乌龙茶。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02
安吉白茶是白茶吗?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是按绿茶加工原理并根据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质特性制作而成,是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所以安吉白茶不属于白茶而属于绿茶。


图片

点图查看▶ 梅相靖·一代宗师2016年一级荒野寿眉


03
君山银针是白茶吗?


有人说,白毫银针是白茶,君山银针也是白茶吗?

君山银针不是白茶,也不属于绿茶。君山银针是黄茶,属于轻发酵茶,而绿茶是未发酵茶。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了一道闷堆工序,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


04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是湖南洞庭湖吗?

碧螺春是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图片

点图查看▶ 2021果香正山小种


05
红茶汤色就是红的么?越红越好吗?

红茶质量的鉴定要看其外形,颜色及香气,并不是颜色越红就越好。顶级红茶金骏眉就是金黄色。


06
茶越新鲜越好吗?


新茶一般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可以品饮到其最新鲜的色香味。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含量较多,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所以新茶宜少喝,可稍作品饮,放一段时间再喝。

图片


07
茶包的发明,是让你撕开倒出来泡?


茶包的发明,是真的完全背离初衷。一位来自纽约的商人Thomas Shalivan开始将茶放进一个小丝袋里分发给他的客户,他本来是想让客户把茶叶倒出来泡着喝,但是他的客户们都理解错了。后来发现带着小袋更方便,茶包就诞生了。

以上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几条呢?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