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他的这把紫砂壶独得皇上“恩宠”

他的这把紫砂壶独得皇上“恩宠”

时间:2025-08-25 来源:紫砂之家

于一器之中,承载天下乾坤


公元1826年(道光六年),道光帝平定张格尔叛乱,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于是吩咐内务府置办礼器,庆祝功绩。


礼器的要求是「于一器之中,承载天下乾坤」。


毫无疑问,这个要求是非常有难度的。内务府奉上数百器皿,道光帝皆不满意,唯有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道光帝得之分外喜爱,大加赞赏。


图片

邵大亨  八卦龙头一捆竹  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变与不变,一直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核心哲学理念,源于《易经》这本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


八卦龙头一捆竹,将《易经》精髓提炼升华,意境深远,装载着玄奥的哲理。 


图片

以64根竹节围合成壶身,象征易经64卦象。


图片


壶盖的表面是凸起的八卦,壶钮周围则以四片弧形泥片点缀,意为四象,中央是太极图式,整体合起来便是太极衍八卦,阐述天地开辟,阴阳运行之理。


图片


壶底上刻的是河图、洛书,以此来表达八卦之来源:易之魂在太极、易之道是八卦


图片


流、把均饰以飞龙形象,龙首昂扬,丰神英毅。龙口含水左右呼应,似有“见龙在田”之意。


八卦龙头一捆竹将易经64卦象收于一壶中,正可谓“天下乾坤,一壶掌握。”


可以说,八卦龙头一捆竹是一次竹与紫砂壶的经典结合,后人难望项背。



竹与紫砂壶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写下这句话,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心中,竹的崇高地位。


图片

青青翠竹,清香宜人,是风雅之物。文人爱竹、爱壶,清雅竹风也得到了制壶艺人的认同。将竹融入紫砂壶,是紫砂艺人追求清高脱俗的艺术实践。


竹是紫砂创作中的重要意象。



以竹名壶


壶名直接体现壶的文化品位,凡与竹有关的作品在命名时都少不了“竹”或竹文化。


▼ 以壶形象定名,通俗易懂


图片

清乾隆  汉章款紫泥竹节蟾钮壶


 以引申定义命名,突出竹品行


图片

顾绍培  高风亮节壶



以竹饰壶


在壶上采用陶刻、堆雕、泥绘等手段饰以飘逸潇洒的竹画或题写咏竹赞竹的诗句,使壶表现出文人雅趣,充满文化底蕴。


图片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相明石瓢


图片

清乾隆 乾隆御制竹炉山房诗题铭段泥扁圆壶


「竹炉是处有山房,茗碗偏欣滋味长。梅韵松蕤重清晤,春风数典哪能忘。」 御制诗



以竹入壶


以竹元素作为紫砂壶体或附件,是紫砂外型艺术的一大手段和构成部份。竹型茗壶已成为紫砂塑器的一大门类。


 以一节竹筒外型成壶,竹枝为嘴、把、钮


图片

清乾隆御制  堆泥壶


▼ 以多竹乃至一捆竹成壶


图片

清康熙 黄泥湘妃竹壶


 ▼ 局部入竹形态或贴上竹叶装饰


图片

松竹梅六方


 自然竹节形态变异,重新组合加工


图片

隐角竹鼓壶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