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9 来源:紫砂之家
陈经耕(1904-1969年),号漱石,是民国时期的陶刻高手,宜兴蜀山人。以下是他的具体介绍和艺术贡献:
• 自幼习文练字,1921年进入陶工传习所刻字班,师从名师邵云如。
• 20年代中期,被利用公司聘为技工,启用师父邵云如所起的名号“漱石”。
• 30年代后,陶刻技艺成熟,常为铁画轩及吴德盛的高档茗壶铭刻。
• 抗战后,常在上袁潜洛西望圩一带串门陶刻,量大而档次中等。
• 建国后,参加了合作社,继续从事陶刻,直至1969年病逝。
艺术风格
• 题材单一:刻字品种主要为八方壶、八方杯、暖酒杯、暖酒壶等,画面以刻竹子为主。
• 刀法细腻:所刻石竹枝叶灵动,刀法细腻,极具特点,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艺术贡献
• 传承陶刻技艺:作为紫砂陶刻技艺的传承者,陈经耕自幼师从邵云如,系统学习了陶刻技法,将所学技艺融入到作品中,并通过参与合作社等方式,为紫砂陶刻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 提升陶刻艺术价值:其陶刻作品刀法细腻,枝叶灵动,为紫砂器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使紫砂器不仅是实用的茶具,更是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 丰富紫砂文化内涵:他的作品以石竹等为主要图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艺术的追求,丰富了紫砂文化的内涵。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