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来源:紫砂之家
逸公,惠逸公,清早期宜兴制壶高手,最新考证其生卒年份当略晚于孟臣,但应在康、雍时期。逸公所制茗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具备,尤泥色最奇。作品雅致脱俗,巧而不纤。小壶亦有佳者,莫若大壶之古朴可爱。书法无定体,楷、行、草书俱佳,真书高雅,楷书有唐帖遗意。刻法竹刀、钢刀均用,或沉着或飞舞。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悉,故世称“二惠”。
一、价值分层与市场表现
顶级孤品(50万元以上)
《朱砂高仕壶》:2025年嘉德拍卖以102万元成交,拼砂朱泥工艺与宫灯壶式结合,底款“庚辰桂月惠逸公制”(1760年),被视为孤品 。
《南州高士壶》:2020年匡时拍卖529万元成交,清康熙款,文人壶典范,寓意“君子之风” 。
清雍正朱泥高梨壶:2024年西泠拍卖115万元成交,底款“为林老先生制”,容量110ml,泥料与造型均稀有 。
中高端精品(5万-50万元)
朱泥六方壶:镶身筒工艺,底刻诗文“片心闲对花”,2020年匡时成交49万元 。
紫泥扁圆壶:清早期作品,西泠拍卖20.7万元成交,工艺精良 。
诗句款笠帽莲子壶:清中期朱泥,江苏观宇拍卖6万元成交,文人刻绘增值30%以上 。
普通作品与仿品(5万元以下)
现代仿款冰裂纹六方壶:司法拍卖价2000-2500元,艺术价值有限 。
民国仿逸公壶:Yahoo拍卖常见1-5万元,如“早期钢印落款朱泥壶”2,700元,真伪存疑。
二、核心价值驱动因素
历史与艺术性
惠逸公与惠孟臣并称“二惠”,其作品融合文人书法与制壶工艺,如《南州高士壶》以造型喻君子品德,文化内涵深厚 。
独创朱泥“梨皮”肌理(掺熟料)和拼砂技法,技术难度高,后世难复制 。
稀缺性
真品多带明确纪年款(如康熙、雍正),存世不足50件,且多藏于博物馆(如故宫、南京博物院) 。
外销壶如包金镶口朱泥壶(泰国皇室旧藏)兼具历史与工艺价值 。
市场趋势
高端精品年均涨幅10%-20%,如《朱砂高仕壶》4年内从25万升至102万 。
中端市场稳中有升,但需警惕仿品(90%市面流通为假) 。
三、收藏建议与风险提示
优先选择
著录清晰的拍品(如《阳羡砂壶图考》收录)或回流文物(来源明确) 。
带纪年款、诗文刻绘或特殊泥料(如拼砂朱泥)的作品 。
风险规避
避免低价“捡漏”,万元以下多为仿品(如现代电窑烧制无火疵)。
四、横向对比(清代名家)
总结
惠逸公壶的价值呈现金字塔分布:顶级孤品具投资潜力,中端作品适合长期收藏,而低端市场需谨慎甄别。建议结合泥料、款识、流传著录综合评估,并选择正规拍卖渠道。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