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 来源:紫砂之家
子畦,陈子畦,明天启至清康熙间宜兴紫砂高手,生卒不详。传为陈鸣远父。善制茗壶,亦工文房雅玩。制壶仿徐友泉神似,为世所重。作品多紫泥,胎薄而工,颇精致。书法有晋唐之风。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陈子畦,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
1. 高价标杆作品
僧帽壶:1999年以38.5万元创大陆紫砂拍卖纪录,奠定其市场地位 。
张良造像:2011年北京保利拍出448.5万元,段泥调砂工艺与宗教题材叠加溢价 。
莲子壶:2011年长风拍卖322万元,造型清逸,线条柔和有力 。
2. 中高端市场表现
十六竹壶:2016年瀚海拍卖138万元,仿生竹节设计受追捧 。
朱泥梨皮壶:2023年荣宝斋(深圳)拍出113.85万元,晋唐风格刻款提升价值 。
盘螭龙水呈:2014年北京保利230万元,文房雅玩类作品需求稳定 。
3. 近年动态与趋势
稀缺性驱动:传世作品不足20件,博物馆藏占多数(如香港中文大学藏南瓜壶 ),私人流通品溢价显著。
仿品风险:中低端市场常见无递藏记录的“子畦款”壶,需结合胎泥、款识(楷书/篆书)及藏家背书(如龚心钊旧藏 )鉴定。
4. 未来展望
文化赋能:紫砂非遗属性与“国潮”复兴推动早期名家作品热度 。
投资建议:优先关注流传有序的馆藏级或权威拍卖行(如保利、嘉德)标的 。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