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0 来源:紫砂之家
张守智,1932年生,河北人。擅长工艺美术。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毕业,后入研究班学习。1956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后为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
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历届中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会委员。
自50年代开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参加了70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
张守智作为中国现代紫砂设计的泰斗级人物,其作品因创新性、稀缺性及名家合作背景,在拍卖市场上表现突出,价格跨度从数十万至数千万元不等。
一、高端代表作拍卖记录(百万级以上)
《玉璧提梁》(与顾景舟合作)
2014年上海春秋堂拍卖以1633万元成交 ;
2017年春季拍卖刷新至3000万元 ,为目前公开的最高价记录。
设计亮点:壶盖仿古玉璧“谷纹”,双层镂空结构,工艺极复杂。
拍卖记录:
溢价因素:顾景舟制壶与张守智设计的双重名家加持,存世量极少。
2012年长风拍卖368万元;
2015年中国嘉德126.5万元;
1999年台湾市场以6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5万元)成交。
设计亮点:以蜗牛壳渐开线为灵感,抽象线条突破传统壶型。
拍卖记录:
价格波动:保存状态、展览历史及拍卖行背书影响较大。
《紫晞》(晨曦)(与章燕明父子合作)
设计亮点:棱角分明的几何造型,中国美术馆收藏级作品。
市场估值:虽未公开拍卖,但藏家预估若上拍或达千万级,因文化内涵与制作难度极高 。
二、中高端作品价格区间(50万-100万)
合作款溢价效应
与周桂珍合作的《笑樱壶》《凤鸣壶》等,通过嘉德、保利等拍卖行成交价多在10万-20万元 ,但特殊精品(如大容量或刻绘款)可突破百万。
例如周桂珍制、韩美林设计并刻绘的《凤鸣壶》以20.7万元成交 ,若联名张守智设计则价格更高。
材质与题材影响
采用稀有泥料(如底槽青)的作品更受追捧,如《彩灯壶》(张红华制)因泥料稀缺性提升收藏价值。
三、市场趋势与收藏建议
核心驱动因素
文化符号价值:张守智作品代表新中国紫砂现代化转型,被故宫、大英博物馆等收藏 。
稀缺性:亲自参与设计的壶不足百把,合作大师款更少(如《曲壶》仅4把)。
风险提示
仿品泛滥:市场存在低仿《曲壶》《紫晞》等,需验证证书、泥料及传承记录 。
价格分化:普通设计款(如《紫砂咖啡具》)仅数万元,而名家合作款可能相差百倍。
收藏策略
优先选择头部拍卖行(嘉德、保利)背书的高流传性作品 ;
关注泥料(如黄龙山底槽青)和制作工艺(全手工)的细节。
总结
张守智紫砂作品的高价集中在与顾景舟、汪寅仙等大师的合作款,其设计革新性与文化内涵推动长期升值。藏家需结合拍卖行数据、真伪鉴定及市场周期综合决策,高端精品仍具较强抗跌性。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