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他被日本奉为“陶业祖师”

他被日本奉为“陶业祖师”

时间:2025-04-30 来源:紫砂之家

图片

清光绪 金士恒制并刻紫泥延年壶 (一对)

金士恒,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人。善制日用陶罐、坛缸之类。后别具匠心,采用白泥制成似壶非壶、似坛非坛、形式怪僻、实用美观的"蛹壶"。

后应邀至日本常滑,建作坊,传授紫砂技艺,被日本人奉为"陶业祖师"。

图片

金士恒是公认的将宜兴紫砂技艺向海外传播的第一人,但是金士恒是何时人、何地人,一直是紫砂史上的一个谜。

在业内认为是紫砂界最权威著作的《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中,有多处关于金士恒的论述,249页上是这样记载的:金士恒、字子友,清代光绪年间紫砂名工。

图片

常滑介绍纪念牌

宜兴紫砂器输入日本,始于江户时代(1600-1867)末期,被称为“东洋装”,或径称“朱泥器”,凡镌有“惠孟臣”、“陈鸣远”等款识的紫砂小壶,在日本特别受到欢迎。

据记载,大约在明治十一年(1879年),常滑陶工鲤江高须聘请宜兴紫砂艺师金士恒去日本传授制壶技艺。

图片

▲清光绪·金士恒制并刻紫泥延年壶及公道杯、金士恒竹石图成扇 

在光绪四年,金士恒与好友踏上了东渡日本的客船。

金士恒甫至日本,便出尽风头。他第一次用全手工打泥片镶接成型的制壶方法让那些虔诚的日本徒弟们眼花缭乱。

图片

清 金士恒制紫泥具轮珠壶

当第一把器型饱满、优雅灵动的紫砂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他轻松地嘘了一口气,然后,以竹刀在壶底书刻。泥落而显,乃是六个大字:大清金士恒制。

图片

底款“光绪四年 戊寅三月 大清金士恒制”

他与好友二人在日本呆了多年,还带了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等徒弟。教会了日本人紫砂的“打身筒”制法及陶刻装饰技法,使得当地的朱泥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并且在当时也出现了小型精巧的壶艺作品,被后世史家认为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的朱泥茶壶的开始。

图片

百余年后的昭和六十年(1986)常滑市民俗资料馆为他办了“金士恒展”,从展品中可以看出他指导出的茶壶均为煎茶小壶,不求精致,但求朴野,壶身常刻满行书或梅竹,颇有曼生遗风。

图片

清光绪 金士恒制并刻紫泥笠盖壶及白泥圆壶 

据日本《砂艺掇英》记载,常滑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长都筑万年在开幕式上说:“自古以来,一直以制造大型粗糙陶器为主的制陶地——常滑,终于出现了像茶具这样精美的陶器,其背后必然有广阔、深远的文化积累,否则就是形式上的模仿,不可能出现制品本身所具有的根本魅力。而指导这一最根本部分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金士恒先生。”

图片

▲金士恒制朱泥刻诗文壶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