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汪寅仙紫砂壶印章

汪寅仙紫砂壶印章

时间:2025-04-29 来源:紫砂之家

汪寅仙(1943-2018)

中国紫砂艺术泰斗 · 非遗传承典范

艺术生涯与成就

汪寅仙,原名汪朝阳,1943年6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陶瓷世家,2018年2月28日逝世,享年75岁。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更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


1956年,13岁的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吴云根启蒙,后转益多师,受朱可心、裴石民、蒋蓉等名家亲授,并得顾景舟指导,融汇诸家之长。1976年,她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技艺结合,推动紫砂艺术创新。

image.png



汪寅仙作为中国紫砂艺术大师,其作品上的印章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一、常见印章类型

“汪”字小圆印

通常用于壶盖内或气孔附近,字体古朴,多见于早期作品如《半月水平壶》 。

“寅仙”小方印

多用于壶底或盖内,如《仙桃提梁壶》的盖款 。

“寅仙”小圆印

部分作品如《红玉壶》的底款使用此印,风格简洁 。

“寅仙”椭圆印

见于《浣纱童子壶》等作品,盖款形式独特 。

汪寅仙”方印

全名款,多用于壶底,如《同乐壶》 。

汪寅仙制”方印

部分代表作如《金秋南瓜壶》的盖款 。

肖形印(生肖羊等)

少数作品如《蝉衣斑竹壶》盖款结合生肖图案 。

image.png

二、印章使用特点

位置讲究:常见于壶底、盖内、把梢三处,底款通常最大,盖款较小 

多印组合:部分作品同时使用两方以上印章(如盖款“汪”+“寅仙”) 

金石韵味:印章多由名家篆刻,刀痕清晰,仿品常显呆滞 

三、鉴别要点

对比真迹:需参考权威出版物或博物馆藏品的印款细节 。

泥料与工艺:真品泥料细腻,印款与壶身比例协调,仿品易出现款识过大或过小 

时代特征:早期作品印章更简朴,后期渐趋多样 

image.png

四、注意事项

仿冒风险:市场常见伪造印章,需结合壶型、泥料等综合判断 

证书辅助:部分晚期作品附有证书,但早期多无证书 

image.png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