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8 来源:紫砂之家
任淦庭(1889年-1968年), 又名干庭,字缶头,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紫砂七老”之一。
出生于书香门弟,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专工花鸟人物。家境贫寒,幼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极为刻苦好学,常折树枝席地作画写字,被乡人视为奇才。15岁时,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芦兰芳学习紫砂陶刻工艺。满师后在宜兴城吴德盛陶店陶刻作画为主。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陶业渐有恢复,才又从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于顺与陶器厂。
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监事。1956年被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芦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各臻其妙地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简约得体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奇绝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
一、常用落款与印章类型
姓名款
“任淦庭”:全名款,多见于正式作品,字体工整,多用于壶底或盖内 。
“干庭”:早期用名,部分作品可见此款 。
字号款
“缶硕”(字):多与姓名款搭配使用,体现文人雅趣 。
“漱石”“石溪”“大聋”(号):常见于陶刻作品,尤以“漱石”为多,多用于画面题跋或诗文刻绘 。
“左腕道人”:强调其左手刻绘的绝技,多见于对称构图作品 。
合作款
“企陶”或“潜陶”:在吴德盛公司期间,部分作品以公司名义落款,实际由任淦庭刻绘 。
“陶”或“漱石氏”:与徒弟蒋永西合作时使用,蒋刻绘后落任淦庭题字款。
二、印章的艺术特征
书法风格
印章字体涵盖篆、隶、楷等,尤以篆书和古隶见长,笔力遒劲,刀法如笔法 。
边款常配以简练线条或博古纹,增强金石韵味 。
钤印位置
壶底:主章(如姓名款),尺寸较大,与壶体比例协调 。
盖内/把梢:辅助小章(如字号款),多用于补充落款 。
刻绘旁:画面题诗后钤“漱石”“大聋”等闲章,与书画作品类似 。
仿品鉴别要点
真章特点:刀痕自然流畅,印泥色泽沉稳,边缘无刻意做旧痕迹 。
常见伪款:仿制“任淦庭”款时字体呆板,或错误使用晚期字号(如1960年后仍用“干庭”) 。
三、代表作品印章示例
《大石瓢壶》(与顾景舟合作)
壶底:顾景舟制壶章 + 任淦庭刻绘款“淦庭”或“漱石” 。
刻绘处:题诗后钤“左腕道人”闲章 。
独立刻绘花盆/花瓶
底部:单钤“任淦庭”或“缶硕”,偶见“聋人”款 。
四、市场与收藏建议
真伪验证
对比权威出版物或博物馆藏品印章(如南京博物馆藏《腊梅喜鹊》 )。
注意印章与刻绘风格的统一性,任淦庭作品刀法灵动,伪品常线条滞涩 。
收藏价值
合作壶(如顾景舟、朱可心制壶)因双重名家效应,拍卖价常破百万 。
独立刻绘花盆、笔筒等小件,价格相对亲民(20万-60万),适合入门藏家 。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