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潘持平紫砂壶怎么鉴别

潘持平紫砂壶怎么鉴别

时间:2025-04-21 来源:紫砂之家

 潘持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45年生。景舟入室弟子、著名陶艺家、紫砂学者、紫砂鉴定专家。

 潘持平1958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花盆制作,授业师傅先后为徐盘大(“紫砂七老”吴云根之妻)、陈福渊(承前启后的一代花盆宗师)。20世纪70年代以花盆扬名上海,作品尤受日本园艺家重视。后受厂内特别培养,专攻方壶。所制方壶极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十分精到,时常加入己意,平易中见新奇,声名远播,日本客商指名要「阿平」印款盆,小盆、微形盆在上海盆栽界被争相收藏。


潘持平作为紫砂方器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其作品兼具艺术性与收藏价值,但市场上仿品较多。鉴别潘持平紫砂壶真伪的核心要点,综合其印章特征、工艺风格及市场常见造假手段整理而成。

一、印章鉴别:款识细节定真伪

常见印款类型

“潘”字小方印:多见于壶盖或把梢,字体工整,线条刚劲,与壶型比例协调 

“持平”方印:通常与“潘”字印搭配使用,如《方钟壶》盖款为“潘”+“持平”双印 

“阿平”或“阿平制陶”印:早期花盆及90年代壶常用,如《坦然壶》把款为“阿平” 

全名方印“潘持平:多用于壶底,如《鸣远四方壶》底款,字体端庄,刀痕清晰 

image.png

印章特征

金石刀痕:真品印章为阴刻,钤印后呈阳文,字根清晰,刀痕深浅一致;仿品常线条生硬或模糊 

位置与协调性:真品印章大小与壶型匹配(壶大款大),底款通常大于盖款,布局和谐;仿品可能位置不当或比例失调 

警惕造假手段

真款假壶:利用潘持平流失印章制作,但工艺粗糙,缺乏手工痕迹 

电脑复刻:高仿印章可通过放大镜观察边缘锯齿或字顶模糊处识别 

image.png

二、工艺与泥料:方器精髓所在

全手工方器特征

棱角处理潘持平方壶棱线“刚中带柔”,转折处浑厚有力(如《四方抽角壶》),仿品棱角常生硬或过度圆润 

内壁痕迹:真品壶内可见泥片接痕与手工拍打纹路,仿品多无接痕或为模具压制成型 

泥料特点

原矿泥料潘持平善用老段泥、底槽清等,砂粒隐现,透气性好;化工仿品泥料颜色艳丽(如大红大紫),无天然矿物纹理 

古法炼泥:其部分作品(如《方重壶》)采用木槌捶打还原泥料,成品壶身温润如玉,仿品泥料质感粗糙 

三、作品风格与证书验证

艺术风格

“方中寓圆”:代表作如《升方壶》《魁方壶》造型简练大气,线条流畅均匀,仿品常形似神散 

刻绘合作:与毛国强等名家合作的壶(如《方钟壶》刻八字铭文),需核对刻款风格与印章一致性 

证书与来源

亲签证书:高端作品附职称证书或收藏证明,可通过宜兴紫砂行业协会验证 

馆藏对比:真品如《升方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可参考公开资料比对细节 

四、市场陷阱与综合判断

价格异常

潘持平全手工方器市场价多在5万-50万元,千元以下“捡漏款”必为仿品 

代工壶争议:部分低价壶可能为徒弟代工敲章,需结合工艺与泥料综合判断 。

辅助鉴别方法

淋水测试:真紫砂吸水快,水渍均匀渗透;仿品(如灌浆壶)水珠滚落 

总结

鉴别潘持平紫砂壶需**“三看一核”**:

看印章(字体、位置、刀痕);

看工艺(方器棱角、手工痕迹);

看泥料(原矿特征、透气性);

核证书(作者亲签、馆藏记录)。

建议新手

优先选择附证书的获奖作品(如《六方云台》),或通过拍卖行等权威渠道购买。若需具体作品鉴定,可提供印章细节图进一步分析。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