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潘持平紫砂壶印章

潘持平紫砂壶印章

时间:2025-04-21 来源:紫砂之家

潘持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45年生。景舟入室弟子、著名陶艺家、紫砂学者、紫砂鉴定专家。

 潘持平1958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花盆制作,授业师傅先后为徐盘大(“紫砂七老”吴云根之妻)、陈福渊(承前启后的一代花盆宗师)。20世纪70年代以花盆扬名上海,作品尤受日本园艺家重视。后受厂内特别培养,专攻方壶。所制方壶极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十分精到,时常加入己意,平易中见新奇,声名远播,日本客商指名要「阿平」印款盆,小盆、微形盆在上海盆栽界被争相收藏。


潘持平作为紫砂方器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其印章不仅是作品真伪的重要标识,也体现了其艺术风格与严谨态度。潘持平紫砂壶印章的详细信息,综合其作品特征与市场鉴别要点整理而成。

一、印章内容与形式

常见款识

姓名款:多为“潘持平”或“潘”字印,部分作品落款“阿平”(早期花盆作品常用) 

职称款:2005年晋升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后,部分作品可能加盖职称相关印章 

特殊标识:代表方器作品(如《四方段玉壶》《方钟壶》)常在壶底或盖内钤印,部分合作款可能附加刻绘者印章(如与谭泉海合作的《亚明四方壶》) 

印章风格

篆刻工艺:印章多为金石名家篆刻,线条流畅有力,字体工整,布局严谨,与壶型比例协调 

阴刻与阳文:印款多为阴刻,钤印后呈现阳文效果,字迹清晰,刀痕自然(如用力不足时字顶可能模糊) 


二、钤印位置与习惯

常见位置

壶底:主款“潘持平”或“潘持平制”方印,尺寸较大,与壶体比例匹配 

盖内:小型姓名章或“阿平”印,多见于早期作品 

把梢:少数作品在壶把下方钤印姓章(如“潘”字小印) 

钤印规律

全手工方器通常在内壁留有泥片接痕,同时搭配底款与盖款,形成“三印合一”的防伪结构 。

晚期精品(如获奖壶型)可能出现多枚印章组合,如底款+盖款+刻绘者联名款 。

三、鉴别真伪的关键要点

印章细节

字体对比:真印字体端庄,笔画转折自然;仿品常呆滞或过于规整 

刀痕特征:阴刻刀痕深浅一致,字根清晰,仿品可能因拓印或电脑复制导致线条生硬 

综合判断

与作品匹配:印章大小需与壶型协调(如大壶配大印),位置需符合潘持平习惯(如方器底款居中) 

泥料与工艺:真品多用原矿大红袍本山绿泥,壶身砂粒感明显,与印章时代特征一致 

常见造假手段

真款假壶:利用潘持平去世后流失的印章制作仿品,但工艺粗糙,缺乏手工痕迹 

电脑复刻:高仿印章可通过放大镜观察边缘锯齿或模糊处识别 

四、代表作品印章示例

四方段玉壶》

底款:“潘持平制”篆书方印;盖内:“阿平”小印 。

升方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底款:“潘持平”阳文方印;把梢:“平”字圆章 。

亚明四方壶》(合作款)

底款:“潘持平”印;壶身刻绘旁附加“谭泉海”刻款 。

image.png

五、收藏建议

权威渠道:通过博物馆展品(如香港茶具文物馆)或授权经销商获取带证书作品 

专业鉴定:借助紫砂行业协会或使用放大镜、紫外灯检测印章细节 

避坑提示:千元以下“潘持平款”壶多为仿品,需警惕“故事营销”(如“顾景舟亲授”等不实宣传)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