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7 来源:紫砂之家
蒋蓉,别号林凤,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
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到上海,在其指导下制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同年创作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她从事紫砂艺术已七十余年,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壶》、《牡丹壶》、《莲花茶具》、《芒果壶》、《南瓜壶》、《莲藕酒具》、《蛤蟆捕虫水盂》等,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一、经典代表作
《荷花壶》
艺术特色:以盛夏荷花为灵感,壶身为绽放的荷花,莲蓬作盖,青蛙伏于盖钮为点睛之笔,荷梗为把,嫩荷叶卷曲成壶嘴,底部以红菱、白藕为足,整体宛如荷塘微缩景观。
历史意义:1955年获全国工业会议“特等奖”,并被选为周恩来总理出访国礼 。莲蓬中的莲子可活动,泥色调配鲜艳(米黄、朱红、墨绿),开创紫砂花货的写实新风。
《牡丹壶》
设计亮点:以大红牡丹为壶身,花蕊侧瓣为嵌盖,黄色彩蝶作钮,嫩叶为壶嘴,老枝为把。蒋蓉曾观察176只蝴蝶以捕捉动态,泥料拼配(大红泥、墨绿泥)展现牡丹雍容 。
市场价值:2018年拍卖成交价达632.5万元,体现其稀缺性 。
《荸荠壶》
自然写实:壶身仿荸荠扁圆造型,褶皱纹理逼真,叶卷成流,茎蔓为把,朱红泥色与细节雕刻(如绒毛纹路)堪称一绝。1983年创作,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
《南瓜壶》
传承与创新:在明代陈子畦南瓜壶基础上改良,壶身筋囊饱满,蒂为盖,藤蔓为把,嫩叶点缀。蒋蓉曾深入瓜田写生,作品兼具乡野趣味与工艺严谨 。
《蛤蟆捕虫水盂》
动态刻画:以蛤蟆捕食蝼蛄为场景,蛤蟆四肢动态夸张,双眼炯炯有神,结合树桩、石榴等元素,展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提炼 。
《佛手壶》
吉祥寓意:以佛手瓜为形,象征多子多福。段泥双色工艺区分壶身与盖,枝叶布局疏密有致,为传统题材注入新意 。
二、艺术风格与影响
自然主义:蒋蓉坚持“师法造化”,作品多取材于瓜果、花鸟、昆虫,注重实地观察与泥料创新(如调配五色土) 。
女性视角:融入柔美与童趣,如《荷花壶》的青蛙钮、《牡丹壶》的彩蝶,赋予花货灵动生命力 。
市场地位:作品屡创拍卖纪录,如《束柴三友壶》598万元、《青蛙提梁套组》552万元,成为收藏界标杆 。
三、传承与文献
蒋蓉技艺由其养女蒋艺华及第三代传人蒋雅名继承,延续花货风格。其艺术理论《师法造化,博采众长》强调创作需扎根自然,作品被载入《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
现代·蒋蓉制紫砂月色蛙莲壶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