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14 来源:紫砂之家
“我始终只是一个紫砂从业人员,一个老艺人。如果,能有几件作品,让后人看着满意,能够传承下去,便也不枉这一生了。”





▲三足乳鼎




顾景舟将自己的紫砂艺术生涯总结为少年仿、中年创、晚年变的三步曲。
少年仿、早年他从仿制历史名作入手,奠定了高起点的技艺基础。为探究紫砂工艺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脉络,他专注于紫砂技艺的研究,抄写明清陶瓷著作《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在众多的艺术流派中,顾景舟注重仿制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
▲仿陈鸣远竹笋水盂
他根据自己的工艺实践经验,结合文献材料,总结研究出明代时大彬改革紫砂工艺,使紫砂走向精雅的成就,厘清了紫砂工艺发展的历史头绪。他特别钟爱邵大亨的古朴与端庄,“自习艺开始,以之为毕生孜孜于斯道的技艺上的楷模,揣摩端倪,悟其真谛,遂以奠定基础。”他仿大亨的仿古壶就深得神韵。他最为推崇大亨壶“质朴典雅的大度气质,形式上的完整,功能上的适用,又表现出技巧的深刻”。《紫砂陶史概论》在顾景舟其它砂壶中同样贯穿着大亨壶的这种精神。
中年创、5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来到紫砂厂。他是有手艺的教授,顾景舟是有文化的手艺人,两人惺惺相惜,结为莫逆,提璧壶就是两人合作设计的。顾景舟在高庄教授的设计基础上,反复琢磨,打了小样带回家中修改,历时三个月,终于完成了提璧茶具的从纸面到立体的设计制作。
▲提璧
提璧壶充分运用紫砂材料的质感美和拍片成型的工艺方法的魅力,结构严谨,线面明快简洁,刚柔并济,工艺周正,营造了气韵素雅深沉的中国气质。1979年邓颖超访日时将这套茶具做为国礼送给日本首相;1992年邮电部发行紫砂邮票,四枚中只有提璧壶是现代作品。顾景舟曾多次做过此壶,每次都有新感觉,有人称此为炼剑,不断冶炼才能得到名剑。雪华壶也是他中年时期的创作,大小比例合度的六方形块面分层次组合垒压,突出六方横直线条的魅力,造型上疏密张弛,皆有章法,技艺精到,器型完美。
晚年变、晚年的顾景舟,总结出壶艺创新要有形、神、气三要点,同时强调“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而又灵巧的双手”,要抒发情感,“再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他一再重申工艺技术基础的重要。
— END —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更多信息及作品 篇幅有限,待更新··· 更多瓷器/紫砂壶/茶叶选购/鉴定/养护等问题 如无专属客服,可添加小助手微信zisha5847 也可长按识别或直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徐秀棠】【吕尧臣】【顾绍培】
【鲍志强】【徐汉棠】【周桂珍】
【李昌鸿】【季益顺】【吕俊杰】
【徐安碧】【王潇笠】【江建翔】
【张志清】 【陈宏林】 【汤鸣皋】【顾勤】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