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紫砂掇球壶的三次演变!

紫砂掇球壶的三次演变!

时间:2025-10-31 来源:紫砂之家

在传统的紫砂作品中,有一类紫砂壶制作最难,它便是掇球掇球壶看起来简单,仅仅几个球形的堆垒连接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美物。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即落起来的球。此型为邵大亨首创,由莲子大壶转变而来,去莲子把下耳。

掇球从一开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演变,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而这三种造型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



精妙绝伦的掇球三变



▌大亨掇球

邵大亨创制了“掇球”壶。清·高熙《茗壶说》载:邵大亨“善于仿古,每专览前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于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壶盖略呈拱形,其身小于半球,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壶风刚正。

图片
▲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一身素气,雍容大度。

壶身满圆浑厚,壶嘴短浑前发,壶把飘逸周正,壶口面由浑身至满肩收势,配以小拱形球面以做壶盖,口面盖沿以子母线贯连壶体,意寓天地之大道,壶钮以壶身圆球之状作点睛之笔,卓显掇球壶之本意述达,肩项及腹,骨肉均匀,气韵精奇,非言语可以之形容矣。

图片
点图查看▶ 严伟 大亨掇球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作。

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但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显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口设计放大,壶盖抬高成三分之一的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相比,整体壶形更贴近“掇球”之名。

图片
▲友廷掇球

从审美角度欣赏,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寿珍掇球

最负盛名的,当属寿珍掇球。甚至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掇球壶”在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

图片
▲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作,他在“大亨”和“友廷”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

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球”重叠之势,尽显“掇球”之奥义。

图片
 ▶ 顾军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与“大亨掇球”和“友廷掇球”的相比,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壶盖极度夸张,呈饱满的半圆球;壶钮圆珠适度放扁,在视觉上让壶盖的张力充分展开;壶嘴增加曲线的弯度;壶把飘逸舒展中见好就收,形成了一个 “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

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掇球壶的美学之韵



所谓美学,是指比例、平衡、气韵、节奏、对比、连贯、协调、呼应这些元素的运用,要在一件作品中能融会贯通,用好这么多艺术元素,确实不简单。

图片
 ▶ 蒯良荣 大掇球 

掇球壶做到了!其利用了黄金分割法将纵、横进行合理配置,让人看了笨中见巧,粗中见妙,具有黄金律关系的壶颈与壶盖座落在具有黄金律标准的形体上,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经典掇球壶赏析




图片
▲顾景舟制 掇球
上海朵云轩 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11,500,000

图片
▲邵大亨 六方掇球
上海春秋堂 2011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3,220,000

图片
▲邵大亨 掇球
北京远方 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2,070,000

图片
点图查看▶ 吕尧臣 掇球

图片
▲ 周桂珍 掇球

图片点图 ▶ 许双军 掇球(君子修道当以德为)

图片
 ▶ 陈正初 掇球


图片

 ▶ 陈宏林 大红袍掇球

图片

 ▶ 马吉 掇球

越简单越难制作,越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掇球便是如此。其历经几百年,已成为每个艺人必做的壶型之一。

那么,你有一把掇球壶吗?欢迎留言区交流哦!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