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4 来源:紫砂之家
清洗后包浆变浅并非“洗坏了”,而是由紫砂特性与清洗操作共同导致,主要源于以下3点:
1. 表面浮浆被清除
日常形成的包浆分“表层浮浆”和“深层包浆”:前者是茶汤残留、茶垢与少量油脂附着在壶身表面形成的薄 layer,后者才是渗透进紫砂孔隙的稳定滋养层。清洗时(尤其是用温水浸泡、软刷轻擦),会优先去除易脱落的表层浮浆,露出下方较浅的深层包浆,视觉上就会显得“包浆变浅”。
2. 紫砂孔隙短暂“脱水”
紫砂材质多孔,包浆的温润感部分来自孔隙中吸附的茶油、水分与微量元素。清洗时,水流会带走孔隙内部分游离的滋养物质,同时让孔隙暂时处于“水润但缺乏茶油填充”的状态,壶身光泽度会暂时下降,看起来比清洗前暗沉、包浆感弱。
3. 清洗方式的轻微影响
若清洗时用了稍高温度的水(如90℃以上),或擦拭力度略大,可能会加速表层不稳定包浆的脱落;若用了小苏打、柠檬酸等清洁物(即使冲洗干净),也会短暂中和孔隙内的茶性物质,让包浆的“附着感”暂时减弱,但不会损伤深层包浆。
这种变浅是暂时的,后续通过正常泡茶、养护就能快速恢复。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