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多好古玩雅藏,收藏名家众多,作为近代中国的杰出外交家的「龚心钊」,也是位收藏大家,被称为“晚清收藏第一人”!
龚心钊(1870~1949),字怀希,号仲勉,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他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是清代最后一任科举考官。光绪年间出使英、法等国,清末出任加拿大总领事,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辛亥革命后不问世事,退隐上海,以诗文文物,遵生自怡。他与民国总统徐世昌之胞弟,并称为“南龚北徐”,皆是文人器玩收藏之大家。龚心钊平生笃好文物,潜心研究,因此他收藏的文物,精品颇多。如秦商鞅方升,战国越王剑,宋代米芾、马远、夏圭等名家书画,宋汝窑盘,他所藏印章,既丰且精,有自战国至六朝的铜、玉、石的官、私印章2000余方。他的收藏中当然不乏紫砂壶,如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曼生等名家紫砂壶。1960年,龚心钊的后辈将珍藏的500余件文物,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受到市人民政府表彰。除外,也有不少藏品散入各地藏家。龚氏历来即为簪缨缙绅世家,传古尚文之风,流播数代不坠。受此家风熏习,龚心钊与其兄龚心铭昆仲俩,从小耳濡目染,皆成为名闻遐迩的收藏家。龚心钊自20岁随父到上海这个人文荟萃之地时,蓄古雅嗜随即萌芽开展,更因好古尚古,涉猎既广且深,精娴诸艺,直慕高古,更重文质,每遇中意者,必慎审其真伪,考据其文字,搜采研究有得,便撮举成册广贻同好,以传古为已任。进入民国以后,龚心钊自官场退隐,寓居于十里洋场,专注文物收藏研考,往来交游者,多为晚清遗老、学人以及贩古商贾。龚心钊所收文物种类繁多,看似包罗万象,但还是有其收藏方向的,对所收文物的品级也多有所坚持。譬如紫砂壶,龚心钊只收到文人紫砂的代表陈曼生,之后的就不入其收藏范围。清末民初时,他收购曼生壶价格是一两黄金。当时在上海,他出的价钱是最高的。如此“财大气粗”,跟他善于经营不无关系。
龚心钊文物收藏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精致考究、古朴典雅的包装。无论是书画或各类文玩精品,外盛以瘦木盒、紫植盒或红木盒,取精致的织锦包面,用柔软的丝绢为卧囊,盒内贴有多方藏印的印文,并附有亲笔撰写的各式标签、题识的纸笺,盒外又贴有龚氏手书品名的题签。▲清 龚心钊旧藏白玉雕刘海戏金蝉摆件 178.25万
每当买到心仪的紫砂壶,龚心钊以盒装精藏,内以丝绢或织锦包面,每于匣上钤印、题识品评,考证其来龙去脉,对于传世经历与收藏过程也会撰写墨书签条附于其中。从流传下来的藏品中,也随处可见龚心钊对于巧妙结合对象实用与审美的各式巧思。▲龚心钊旧藏 时大彬瓜棱壶(现藏于旧金山亚洲博物馆)收藏却不止于单纯的收藏,龚心钊对藏品的潜心研究与考证的严谨收藏态度,令人敬佩。 龚心钊旧藏近年也在拍卖会屡创佳绩,从这种珍贵文物中,我们见证了一位大收藏家对于文物的态度及其不凡的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