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他与时大彬齐名,4把壶拍卖1.24亿!被蒋燕亭、朱可心、顾景舟等争相仿制

他与时大彬齐名,4把壶拍卖1.24亿!被蒋燕亭、朱可心、顾景舟等争相仿制

时间:2025-07-14 来源:紫砂之家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代康熙时期的陈鸣远,


鹤立峰者,鸣而远之。

作为清代康熙年间的陶艺巨匠,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技艺精湛,雕镂兼长。

他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之风。是历史已经定论的紫砂史上技艺最为全面而精熟的一代巨匠(相传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艺人陈子畦),其留下的经典传器为后人津津乐道。

图片
鸣远署款和印章

陈鸣远与“壶圣”时大彬齐名,作品名孚中外,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

清末民初紫砂名手蒋燕亭、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等人都在仿制鸣远壶。鸣远壶到底有什么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清代紫砂大师陈鸣远的四把千万级别的作品


01

▌传香壶



2016年保利华谊秋拍传香壶以3450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了陈鸣远作品的拍卖纪录,也刷新了紫砂方器拍卖的纪录。


图片

▲传香壶 清初 陈鸣远制

CNY 34,500,000

点击查看 同款


此壶流传有序,最早收藏纪录见之于清末民初的收藏大家项季翰,后经辗转到了台湾。1989年展览于国立历史博物馆“明清宜兴茶壶精品展”。此后,又经台湾大收藏家王度先生与万泰银行先后递藏。


图片


传香壶,壶呈方斗式,造型简约,上宽下窄,俊秀挺拔。方柄,方流,下承四足。底镌有「令我胸中书传香」、「鸣远」行书刻铭与款识,以及「陈鸣远」、「壶隐」阳刻篆书印款。「壶隐」为陈鸣远别号,「壶隐」方印乃极少见于其传世壶作中者。


图片


壶底镌的“令我胸中书传香”行书刻铭与款识,此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1045-1105)著名的咏茶诗〈谢送碾壑源拣芽〉。意在咏茶,他认为茶具有启迪诗思之功效,可谓是文人墨客诗文书画之灵感源泉、艺术创作兴会之触媒。鸣远引此诗句以自铭其壶,不惟展现其深厚的学识与涵养,亦流露出艺术家对于自己的紫砂壶艺自信自负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图片



02

南瓜




图片

图片

▲清 陈鸣远

“陈鸣远制南瓜壶”为罗桂祥博士藏

CNY 32,200,000

点击查看 同款


“清康熙陈鸣远制南瓜壶”,壶作七棱腹,卷叶成流,流口一任自然,瓜藤作壶柄,蜿蜒灵动,瓜梗作盖钮,挖中空而显秀巧,南瓜造型活灵活现,浑然天成。一边刻“骨清肉腻和且正,摘苏句。鸣远”并钤“陈鸣远”篆书印章。书法铭文雅健,有晋唐人风格,印鉴与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陈鸣远制天鸡壶》相同。


图片


“陈鸣远制南瓜壶”堪称其花器代表力作。此壶为当代紫砂大藏家——罗桂祥旧藏,1981年他将一批宜兴紫砂与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成立了香港茶具文物馆。


图片

▲2014年香港罗桂祥茶具文物馆庆祝30周年馆庆

展出了罗老手捧此件“陈鸣远制南瓜壶”的照片


当时却保留了自己最钟爱的陈鸣远“南瓜壶”,并未捐出。已知的陈鸣远南瓜壶真迹,目前发现有四件作品传世,此壶为其中之一。其他几只分别为:藏于南京博物院藏的《东陵瓜壶》、虚斋庞元济旧藏《一啜瓜壶》、台湾翦淞阁藏《万年瓜壶》残器。



图片

【东陵瓜壶】

题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鸣远”

南京博物院藏

点击查看 同款


为吴大澂旧藏,于1956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是最广为人知的陈鸣远作品。题铭意为,此壶系仿东陵瓜,有慕东陵侯召平其人品之意,所题壶铭更见制壶者心迹。


图片

【一啜瓜壶】

题铭:“如何此一啜,有味出吾囿。鸣远”

虚斋庞元济旧藏


一啜瓜壶原为清末民国著名藏家庞元济所藏,著录于《虚斋名陶录》,后为民国空军上校李氏所藏,现由李氏后人继承。这把壶题铭为“如何此一啜 有味出吾囿”,十分耐人寻味。



图片

【万年瓜壶(缺盖)】翦淞阁藏


翦淞阁是文玩收藏金字招牌,业内人士评价“它代表了一种高品位、高质量的文玩收藏”;陈鸣远的万年瓜壶正是收藏于此。


03

▌素带壶




图片

▲素带壶 2015保利春拍

CNY 31,625,000


壶造型圆润,呈球形,自上向下渐敛,底部顺势塑出三足,线条柔和自然,短流圈耳,直口弧盖色呈朱红,包浆浑厚古雅。


壶身腹部一周起弦纹两道,于沉稳中又平添灵动。流部下方阴刻“陈鸣远”楷书款识及篆书阳文方章,字体遒劲潇洒,颇见功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04

▌松鼠柿子




图片

清早期 陈鸣远制子式先生上款

紫泥松鼠柿子

CNY 26,220,000

点击查看 同款


图片
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张廷济(1768-1848)
《文玩砚拓集》中包含此壶拓片


图片


此壶以柿子为主题,壶身扁圆,以竹棒压出四条对称的凹线,形成四瓣柿身直至壶底,底心设一粒小珠。壶肩转折明显,圆中寓方。单口压盖,壶口开出不对称的海棠状。


壶盖塑为柿蒂,八九片蒂缘环盖翻卷,形态生动逼真,蒂心置一只松鼠为钮,抬头扭臀摆尾,活泼灵动。壶嘴以柿叶卷成,并缀饰小枝枒。壶流下侧题刻“子式先生,鸣远”,意趣飞扬,(应是出自曹廉让青年时期的笔致,曹是陈鸣远几位铭刻伙伴中,合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下钤“陈鸣远”篆字阳文方印。


图片图片


在紫砂考古中,卷叶壶嘴、松鼠为钮明代即已出现,如1976年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古窑址废片堆积中,便出现较为粗放的类似残片。


陈鸣远显然以古为师,汲古出新。以柿树枝干塑为壶把,苍棘虬老,把端贴塑一芽一叶,蜿蜒流畅,彷佛迎风而动。尤其是壶把看似斜倚曲折,但以食指中穿,拇指、中指上下夹扣,竟然服贴趁手,有如天造地设,端拿极为稳当,鸣远匠心令人赞叹。壶内的工艺一丝不苟,推墙刮底干净利落,流孔端正,孔缘转折挺刮。盖内刮修极净,盖墙略短微厚,截面利落,凡此俱为鸣远工艺特征。


图片
图片


从几大传器可以看出,陈鸣远不愧为花器圣手,陈鸣远所制之壶,属于国宝级珍品,一直受到藏家钟爱,潜力巨大。


对于款识,壶友可以多多研究有证可依的真品,看多了就不容易上当,除了壶型气韵,只从很多仿品镌刻字体上看,基本很快就可以分辨真假,其独特的金石之味不是随便就能模仿的。 



©本文是紫砂之家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合作!


— END —




紫砂之家畅销艺人合集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更多信息及作品


徐秀棠】【吕尧臣】【顾绍培

鲍志强徐汉棠】【徐秀棠

李昌鸿季益顺吕俊杰

徐安碧王潇笠江建翔

张志清】 陈宏林】 汤鸣皋顾勤

 


篇幅有限,待更新···




更多普洱、紫砂壶选购/鉴定/养护等问题

如无专属客服,可添加小助手微信zisha5847

也可长按识别或直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图片

扫码咨询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