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一把古壶,集合四位古今大师,拍卖五百万!

一把古壶,集合四位古今大师,拍卖五百万!

时间:2025-05-16 来源:紫砂之家

一把摹古大壶跨越两个世纪,承载四位艺术大师的智慧光芒,演绎着传统与创新的完美协奏,在时光长河中历经沧桑,终成传世经典。


清代紫砂壶 

杨友兰制、瞿子冶绘、邓符生刻、何道洪配盖 摹古大壶

上海嘉禾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5,520,000

查看同款




一、壶身之魂:杨友兰的圆壶美学



清代紫砂壶


杨友兰,乾隆晚期至嘉道年间的制壶名家,极擅制作圆形大壶和圆形小壶,这把铭刻摹古大壶就是杨友兰一生之精品力作。


杨友兰将圆器美学推至化境,紫红泥料在他手中幻化为浑圆玉柱,直筒壶身如拔地而起的琼楼,气韵伟岸稳重。


从壶内的链接处中可以看出杨友兰制作手段的独巧,他用泥片镶接之法成型,在壶嘴和壶把的连接处开孔,采取捏塞法以增强牢度。


清代紫砂壶


如果以一般的醮浆法相连,这粗大的壶把和壶体由于干燥,与湿度的不均,进窑烧成时可能产生炸裂现象。即使烧成了,这么大的容量,壶把的承受力很大,长期使用中也有可能出现脱把现象。


杨友兰采用的捏塞法使壶把与壶体合二为一,完全避免了脱落缺陷,真不愧为制作高大圆壶的能手。


泥料细若春蚕吐丝,光润似秋水含烟,历经两个甲子的摩挲,包浆已呈琥珀光泽。底部“上袁友兰摹古”六字楷书,既是匠人印记,更是对传统的虔诚致敬。




二、壶身之韵:瞿子冶的文人画境



清代紫砂壶


瞿子冶(1780-1850),本名应绍,人多以其字子冶称之,初号月壶,晚号瞿甫,又壶上常署老冶、壶公冶父等号。上海名士,清道光间贡生,曾官浙江玉环同知。


此壶一面由瞿子冶执刀代笔,在紫玉壶身上演绎竹石风流,双刀刻法如庖丁解牛,深浅相生的刀痕里,一枝劲竹破土而出,竹节似铁铸,竹叶若剑舞。

“竹外一枝斜”五字行书如风过竹林,与画面构成诗画合璧的意境。刀锋起处,可见八大山人的疏朗,郑板桥的瘦劲,将文人画的写意精神镌入砂器。




三、壶身之骨:邓奎的金石风范



清代紫砂壶

邓奎,字符生,活跃于清道光前后,是瞿子冶的朋友,工书法,擅摹刻,常与紫砂艺人合作,自己设计监制紫砂壶,自撰铭文,或刻花、竹。


邓奎以隶书为壶注入铮铮铁骨,“大富贵亦寿考”六字取法汉碑,横画如苍松卧石,竖笔似铁戟沉沙。刀锋入泥三分,将汾阳王祝寿典故化作永恒铭文。


真草篆隶四体皆能的邓奎,在此壶上选择最显庄重的隶书,与瞿氏竹画刚柔相济,构建起完整的艺术叙事。




四、壶盖之续:何道洪的古今对话



清代紫砂壶


此壶由于前人保管不善,壶盖破损严重,为还原壶的艺术性和完整性,收藏者特请当代宜兴制壶界一流名家何道洪先生为其配制新盖。


盖内“道洪”小印如时空印章,标记着两个世纪的艺术对话。新盖的古朴质感与老壶的岁月包浆,在光影中达成微妙平衡。


杨友兰造器的浑厚,瞿子冶绘事的清雅,邓奎书法的遒劲,何道洪修器的匠心,共同铸就了中国文人器的终极理想——方寸之间可见天地,砂土之中能载春秋。


这把瞿子冶、邓奎铭刻、杨友兰制、何道洪补壶盖的摹古大壶凝聚了古今四位壶艺大家的艺术思想和精湛技艺,其完整性来之不易,实属难得,尤为珍贵。




紫砂之家畅销艺人合集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更多信息及作品

徐秀棠】【吕尧臣】【顾绍培

鲍志强徐汉棠】【徐秀棠

李昌鸿季益顺吕俊杰

徐安碧王潇笠】【江建翔

张志清】 【陈宏林】 汤鸣皋】【顾勤

篇幅有限,待更新···


更多普洱、紫砂壶选购/鉴定/养护等问题
如无专属客服,可添加小助手微信zisha5847
也可长按识别或直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图片

扫码咨询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